关于加快推进注册测绘师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20:29   浏览:813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注册测绘师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


关于加快推进注册测绘师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

测人函[2011]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0〕90号),首次注册测绘师考试将于2011年4月16日、17日进行。

目前,大部分省(区、市)已经部署了201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工作,部分省(区、市)已经完成了考试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但仍有个别省(区、市)工作进展缓慢。请有关省(区、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进度,确保首次注册测绘师考试顺利进行。

国家测绘局人事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法学家也是人!——对《徐国栋有点走火入魔了?》一文的回应

宋飞


  最近不小心进了杨子秋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bc2d60100ephd.html),里面有一篇今年9月4日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徐国栋有点走火入魔了?》!仔细看完该文,不由得发出如下感概:

一、该文称:“知道徐国栋是10多年前看过他的博士论文《民法基本原则解释》,觉得观点不错。他的其他著作就没有拜读过了。最近有时在网上会转到他主办的罗马法教研室(http://www.romanlaw.cn/index.asp)。在罗马法教研室的主页下面有个论坛,叫“创造社”,不能随便注册,我也就进不了论坛看文章。不过这个论坛的文章标题是可以看的(http://www.romanlaw.cn/show.asp)。最近,徐国栋针对酒后驾驶出的事故发了不少帖子,标题如下:
  “徐国栋:就杭州爱心斑马线杀人事件致最高人民(人民两字加着重号)法院院长书:斑马线上血斑斑,法院责任要担当,乱世(特指斑马线上的)从来用重典,尽快杀掉醉驾狂。行刑之地莫他挑,斑马线上就最好。
  …………
  徐国栋:强烈要求厦门市政法机关严惩前天在胡里山炮台斑马线杀死老阿?安⑻右莸恼厥滤净??ㄒ榘次:??舶踩?锎λ佬獭!?br>
  笔者认为,以上情况基本属实。关于创造社的事情,笔者分析,这是厦门大学罗马法研究所师生专用的。笔者和该所自去年开始,就一直通过书信、电子邮件来往联系。该所是“罗马法教研室”网站的创办方,作为网站管理者,拥有一些特权,是无可厚非的。就像论坛版主一样,可以对论坛的帖子设置阅读点数一样。笔者担任了葵花法律论坛的分区版主,对此深有体会。但笔者因为不是该社正式成员,因此也进不了论坛看文章。以前意大利国庆节的时候,该社还搞过一次纪念活动,视频被传到优酷等视频网站上,但一般人看不了,也是因为发布者设置了浏览权限。对于徐教授的众多留言,笔者并不感到奇怪。因为笔者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网络上发发牢骚,应该是自由的。

二、该文称:“看到这些标题,简直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法学研究者之手。“扬贫抑富”、“ 乱世重典”、“ 一律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判处”,这些口号哪里是理性的法律人应该喊出来的!我倒想问问徐国栋先生,这些案件的情况你了解多少?故意杀人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区别你研究过没有?不分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不研究具体的案情,就喊出“ 一律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判处”、“ 建议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处死刑”这样的话,这难道是严谨的学者的所作所为吗?徐国栋先生一直推崇自己的“人文主义”的民法观,反对民法的“物文主义”,强调对人的保护。我想正是为了他的这一理论基础,才会不顾一切地喊出这样的口号。但是请徐先生不要忘记,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刑罚,对死刑的适用应该是慎之又慎的。徐先生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挥舞死刑的大刀,难道不也是对人权的极大危害吗?徐先生痛快地为自己“人文主义”民法观摇旗呐喊的同时,恰恰是动摇了自己的理论基石,甚至是丧失了一名学者应有的风度。“

  笔者的想法如下:第一,法学家也是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于一起发生在自己书斋附近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难道就应该麻木不仁么?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发出几声感概的,就算语言过激也在所难免。第二,徐教授既不是法官,也不是政府官员,做学术的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超脱的自由职业。第三,以上言论并非出自他的哪一篇专著,与严谨学风没有必然的关联性。第四,徐教授本来就是研究民法和罗马法的。笔者曾经向其询问对其他领域是否感兴趣,得到的回答是:“由于忙于专业研究,而这部分在我的专业领域之外,所以我顾不上关注它们“。因此,对其他部门法一时说错几句话也不奇怪。况且徐教授是不怕顶着钢盔冲锋在前的!

三、既然杨子秋提起了徐教授对几起交通肇事案件的看法。我也搜集了徐教授有关交通肇事案件的留言,结合愚见观点点评一下:

  “徐国栋:高度赞赏最高法院把酒驾杀人当作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理,希望更进一步,把斑杀(以汽车在斑马线上杀人之简称)按危害公共安全定罪 。”
  ……这一段留言的发布,正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出现于网络。当时,也就是2009年9月8日上午八点50多,备受社会关注的“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死刑案”广东黎景全醉酒驾车死刑案“分别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对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分别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在醉酒驾车肇事造成重大伤亡的处罚问题上,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意见,专门征求了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大家基本上形成共识,于是于2009年9月8日上午11时许在网上公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赞同下级法院的做法,决心要把上述酒驾杀人问题当作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处理的态度和立场。
  “徐国栋:强烈要求厦门市政法机关严惩前天在胡里山炮台斑马线杀死老阿?安⑻右莸恼厥滤净??ㄒ榘次:??舶踩?锎λ佬 。”
  ……厦门的这起交通事故,我在网上查到的信息是:2009年8月24日晚十点五分左右,在厦门环岛路胡里山炮台公交车站边的斑马线上,一个驾驶深色(应该是红色)轿车的无良司机,将一位80岁的老人撞飞20几米后,驾车逃逸!路过的车子没有一人停下报警!这个斑马线已经数次吞噬了鲜活的生命!。但是笔者个人认为,杭州飙车案与此案非常类似,只不过胡斌是有钱人的孩子,他都定交通肇事罪,只判三年。相信厦门的这个肇事司机即使现在被人举报抓捕,也不会判死刑的。否则,同案不同判,我国的司法机关不就成了偏袒富人的帮凶吗?
  “徐国栋:高度赞赏公安部治理酒驾的强硬措施,但千万不要以此掩盖斑马线上血斑斑的国耻。强烈呼吁斑马线上用重典,酒驾非酒驾斑马线杀人的,一律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判处,以此缓和我们日益紧张的阶级关系。 “
  ……我查到的信息是2009年8月15日人民网转引《中国青年报》的一段信息:“公安部专项行动整治酒驾 醉酒驾车一律拘留15天”。 对于酒驾非酒驾斑马线杀人的,能不能一律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判处?我国司法机关在孙伟铭案和胡斌案上所采取的不同判决,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今年9月的那个新闻发布会,让笔者觉得这种想法至少不会得到我国司法机关的普遍认同。
  “徐国栋:就杭州爱心斑马线杀人事件致国家旅游总局局长书:请宣布杭州为不宜旅游危险城市。
  徐国栋:就杭州爱心斑马线杀人事件致温家宝总理书:阶级关系出新情,车主对面是行人。一富一贫何其明!扬贫抑富共产经。政府立场要定清,莫偏车主偏人民。
徐国栋:就杭州爱心斑马线杀人事件致最高人民(人民两字加着重号)法院院长书:斑马线上血斑斑,法院责任要担当,乱世(特指斑马线上的)从来用重典,尽快杀掉醉驾狂。行刑之地莫他挑,斑马线上就最好。
  徐国栋:胡斌案还暴露了中国刑法的一个弊端:对于这样邪恶的驾车者,竟然没有同时判处终身禁驾!因为禁驾还未上升为我国刑法的主刑之一,还在《道路交通事故法》的行政规章的圈子里徘徊,而且禁驾的唯一理由还只是事故后逃逸。强烈要求判处胡斌这类歹徒终身禁驾,不要让这样的恶狼有机会配上咬人的工具,强烈要求修改刑法,增加终身禁驾的刑罚,以符合我国私家车日益不良增长的现实。
  徐国栋:为胡斌入狱未剃光头而剃平头感到诧异!难道有钱就有头发?”
  ……徐教授所提及的“杭州爱心斑马线杀人事件”,百度百科上陈为:“中国大陆媒体称为杭州飙车案或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案,同时也被中国大陆网民称为欺实马事件(音同70码,取欺负老实人之意)。”事情简介如下:2009年5月7日晚八时许,谭卓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被胡斌所驾驶的改装三菱Lancer Evolution IX跑车撞飞,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日,肇事者胡斌被刑事拘留。7月20日下午3时30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507”交通肇事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这个案件的判决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
  写了这些,感觉还有很多没说完的话。还请大家指正!

2009年10月15日草,2009年10月18日成

作者简介:宋飞,1980 年 12 月 11 日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现在湖北黄冈市黄州区政府法制办工作。


聚焦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婚姻登记瑕疵纠纷诉讼路径立法构想及理由
(关于解释三第一条的修改意见之一)

王礼仁


  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该解释第一条与最初的条文相比,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完善。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建议条文”。下面就“建议条文”的内容和理由作简要介绍。
  一、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进步与不足
  (一)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原文
  目前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内容,与原先的内容有较大变化,其原文如下:
当事人就婚姻法第十条规定的四种无效婚姻以外的情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进步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最初是这样规定的:
  “当事人因婚姻登记中的瑕疵问题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经审查不属婚姻法第十条规定的无效婚姻情形的,应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出行政诉讼”。
目前的条文与最初的条文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其最大的进步就是删除“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出行政诉讼”的内容。这种修改很有必要。
  第一、原规定所谓“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实际上并没有法律根据,申请行政复议,无法可依。因为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处理婚姻登记纠纷的权力,相反有限制婚姻登记机关受理和处理此类纠纷的规定。因而,该规定与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等规定相冲突,删除该内容非常正确。
  第二、行政诉讼难以有效地解决婚姻登记瑕疵纠纷,至少有如下十个方面的缺陷:
  1、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一——将婚姻效力纠纷作为行政案件,缺乏正当性基础。
  2、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二 ——将婚姻效力纠纷作为行政案件,容易造成当事人诉讼无门或诉讼困难。
  3、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三——将婚姻效力纠纷作为行政案件,浪费司法资源
  4、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四——将婚姻效力纠纷作为行政案件在法律体系上不协调。
  5、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五——行政判决的功能难以适用婚姻效力纠纷。
  6、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六——行政诉讼时效难以满足婚姻效力纠纷的需要。
  7、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七——行政诉讼难以适用身份关系的特殊规则和法理。
  8、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八——行政诉讼容易扩大无效婚姻的范围。
  9、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九——有些婚姻纠纷根本不涉及登记行为的违法与否,难以纳入行政诉讼管辖范围。
  10、行政诉讼十大缺陷之十——行政诉讼容易混淆姓名权纠纷与婚姻纠纷的界限。
  有关婚姻登记纠纷行政诉讼的十大缺陷的主要理由,将另文阐述。
  第三、在民事诉讼中完全可以有效地解决婚姻登记瑕疵纠纷。删除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后,可以为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婚姻登记纠纷预留一个空间,这样更加科学合理。
  (三)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不足
  目前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规定,只是解决了瑕疵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问题,没有解决瑕疵婚姻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从司法实践看,对于婚姻登记瑕疵引起的纠纷,当事人要么找不到诉讼机关,要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诉讼难”的现象十分严重,需要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这里仅列举三个案例说明婚姻登记引起的纠纷,当事人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解决。
  【案例1】
  1989年5月19岁李女士用姐姐的身份证与吴明(化名)登记结婚,2009年10月23日李女士向金湾区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12月16日法院作出民事裁定:认为李女士违反了结婚的登记程序,不符合起诉条件,驳回原告的起诉。 李女士不服裁定,在今年1月14日向中级法院提交了民事上诉状。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请求并维持原裁定。
  【案例2】
  1990年3月16月,廖先生与?l女士登记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般,双方未生育子女。2006年4月5日,?l女士以外出工作为由离家出走,廖先生经多方寻找,?l女士至今下落不明。廖先生将?l女士诉至法院,要求与?l女士离婚。法庭审理中发现,结婚证上?l女士的年龄改动过。廖先生无法提供?l女士的身份情况,经调婚姻底档亦无法查明?l女士身份。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原告廖先生的起诉。
  【案例3】
  李永梅和杨华伟2000年6月2日登记结婚,2007年11月29日,杨华伟以双方当事人均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登记为由,要求撤销婚姻。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则以杨华伟的诉讼已超过行政诉讼时效为由,驳回杨华伟的起诉。
  在上述两个案件中,【案例1】、【案例2】当事人采用民事诉讼途径解决,因使用假身份登记结婚,违反登记程序被驳回;【案例3】当事人采用行政诉讼途径解决,因超过诉讼时效也被驳回。如此以来,当事人采取民事和行政诉讼途径解决都难以行通。这将会使大量婚姻当事人丧失诉讼救济手段,无法解决婚姻纠纷。
  因而,为婚姻登记瑕疵纠纷规定一条确实可行的诉讼路径,势在必行。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修改“建议条文”
  建议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作必要修改和补充,共设三款,其具体内容如下:
  当事人因婚姻登记瑕疵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婚姻的,对于不属婚姻法第十条或第十一条规定的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情形的,人民法院不得按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处理 。
  对于不属法定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情形的婚姻登记瑕疵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根据婚姻法第八条规定,提起确认婚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解决。
  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对结婚登记效力提出异议,主张婚姻不成立或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将离婚之诉与婚姻不成立或无效之诉合并审理,先确认婚姻是否成立或有效,然后处理离婚问题。对于确认婚姻不成立或无效者,则直接处理子女、财产问题。
  说明:1、将上述三款分为三条亦可;2、“建议条文”中未涉及婚姻登记瑕疵纠纷的效力判断(即实体上的认定问题),主要是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为了不影响解释过于延缓出台,这个问题可以留到以后再解决。3、婚姻登记瑕疵纠纷的诉讼程序问题,是当前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其理论是成熟的,完全可以加以规范。
  三、“建议条文”的主要理由
  1、“建议条文”第一款是在草案第一条的基础上修改的,主要是增加了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这样更加全面。同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调整。
  2、“建议条文”第二款主要是解决不属法定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情形的婚姻登记瑕疵纠纷,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建议条文”提出适用婚姻关系确认之诉解决,有其充分的法律根据和理论根据。首先,婚姻法第八条是关于婚姻成立与不成立的规定,婚姻关系确认之诉有其充分的法律依据。而且,确认婚姻关系之诉也是落实该条规定的需要,否则,对于涉及婚姻法第八条的婚姻纠纷就难以解决。其二,在民事诉讼理论上,也有确认之诉。婚姻关系确认之诉在民事诉讼中没有法律障碍。
  3、“建议条文”第三款是关于婚姻纠纷的合并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