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通知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4:44:29   浏览:99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通知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文件

绍市府发〔1994〕1号


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通知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


 
 
印发《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通知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的通知
绍市府办(199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
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规则

  为了认真做好绍兴市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批评、意见(简称建议)和政协绍兴市委员会提案(含团体提案)的办理工作,保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建议、提案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政府系统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则。
  一、 人大代表建议是代表履行国家宪法赋予的职责、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政协委员提案是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各级部门联系群众、洞察民情、征求意见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 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是市政府及所属各部门的一项政务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搞好这项工作,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推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 办理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各承办单位要有一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把办公室或其它职能科室抓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要把好交办、督查、协调和审核关,将工作落到实处。对重要问题,领导要亲自处理并通过走访等形式联系代表或委员。
  四、 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做好办理工作。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对合理的意见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应当尽快采纳和解决;对需要解决而因现有条件和政策规定限制,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要组织调查研究或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确因客观情况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向代表或委员说明原因,取得谅解。
  对重要建议、提案的办理,要事先将办理方案征求代表、委员的意见,取得共识。答复中涉及重大方针政策的问题,承办部门研究后提出处理意见,应报市政府办公室审定后,再由承办部门答复代表或委员。
  五、 办理工作务必抓紧时间。承办单位收到建议、提案办理件后,一般必须在三个月内办理完毕。因情况复杂,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在报经市府办同意以后,先作简复,告诉情况;然后做好连续办理和跟踪办理;待办结后再作补充答复。
  六、 承办单位收到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建议、提案办理件,应在收件后的10天内,向交办部门说明情况,经同意后即返回交办部门,不得搁置不告或自行转送其它单位,以免延误办理。
  七、 对内容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承办件,由交办单位明确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单位,互相配合,共同办好。主办单位应主动约请会办单位商量办理原则和各自办的内容、责任;会办单位在收件后,应在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递送主办单位。需要分别办理的,由有关单位分别答复代表或委员。
  八、 承办建议、提案,要书面答复。办理件应以直接收办单位的名义答复,不能以下属单位名义答复。答复要有针对性、表达准确、文字简洁、词语谦逊。答复件要由部门分管领导签发。行文要按规定的格式打印,有文头、标题、印章。答复件落款尾部,要写明办理单位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号码。
  九、 办理结果,应直接答复代表或委员(团体);联名提的,应分别一一寄送,答复件要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或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各二份,并抄送代表或委员所在地政府,人大常委会或政协办公室。
答复件要随寄“征询意见表”。对代表和委员的反馈意见要复印分别寄送市府办公室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或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凡表示不满意或有其它意见的,要重新研究处理并答复。
  十、 承办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同代表和委员的联系。对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组织代表和委员检查、视察办理工作,各有关单位要热情接待,积极配合,单位负责人要如实汇报办理情况,认真听取意见。
  十一、 各单位办理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写出专题报告,报市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十二、 市政府办公室是市政府系统承办建议、提案的综合部门,负责对各部门办理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检查。要根据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意见,组织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进一步做好办理工作的意见。要配合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总结评比,促进办理工作。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外地驻郑办事机构联络服务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外地驻郑办事机构联络服务办法的通知

郑政〔200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外地驻郑办事机构联络服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一月十二日

郑州市外地驻郑办事机构联络服务办法

第一条 为更好地为外地驻郑办事机构提供服务,加强联络与合作,促进本市与外地的经济交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地驻郑办事机构,是指本市行政区域以外的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设立单位)在本市市区范围内设立的非经营性办事处、联络处、工作处等派出机构。

前款所称外地驻郑办事机构,不含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和境外政府、公司、其他组织在本市设立的办事机构。

第三条 市经济联络办公室负责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联络、协调、服务工作。

市公安、教育、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国土、房管、质监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服务工作。

第四条 设立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有明确的职责任务或工作范围;

(二) 有专职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三)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第五条 本市对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实行备案登记制度。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设立后,应持下列材料到市经济联络办公室申请办理备案手续:

(一)设立单位的身份证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提交成立的批准文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企业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设立单位出具的公函,公函应包括设立单位近期简介(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驻郑办事机构的名称、职责任务或工作范围、人员编制、资金来源及机构撤销后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等内容;

(三)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和驻郑办事机构负责人任命书及其身份证复印件;

(四)在郑州依法使用国有土地和建造、购买或租赁办公场所的有关证件、证明和协议;

(五)特种行业的设立单位应出具相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复印件。

第六条 市经济联络办公室收到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备案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并发给备案证明;不予备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办理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备案手续不收取费用。

第七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备案后,持备案证明到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协助,依法办理。

第八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负责人发生变化或设立单位名称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到市经济联络办公室办理变更手续。

设立单位撤销驻郑办事机构的,应当交回备案证明。

第九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在本市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与本市单位平等对待,不得歧视。

第十条 市经济联络办公室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向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宣传本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并为外地驻郑办事机构提供下列服务:

(一)通报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有关优惠政策及重大经济活动情况;

(二)定期组织外地驻郑办事机构交流区域、行业间的合作信息;

(三)为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组织的经济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资等活动提供便利;

(四)提供我市政府公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咨询服务。

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向市经济联络办公室提供一定数量的正式文本。

第十一条 市经济联络办公室应当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寄送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征询外地驻郑办事机构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或向市人民政府汇报。

第十二条 在外地驻郑办事机构长期工作的外地工作人员,其子女上学可以在郑借读,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协助办理。

第十三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机动车辆和驾驶员,可以持派出地车辆管理部门出具的委托证明,到市公安交通车辆管理部门办理检审手续,并接受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

第十四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办理暂住户口或迁移户口的,公安机关应当按规定予以办理。

第十五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招收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与被招收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第十六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需要开办经济实体的,需按照有关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第十七条 外地驻郑办事机构为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由市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2000年2月29日发布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外地驻郑办事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郑政〔2000〕3号)同时废止。



关于加强酒类产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办公厅


关于加强酒类产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家经贸委牵头组织财政部、内贸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轻工总会、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就加强我国酒类产销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并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加强酒类产销管理问题的请示》(国经贸市〔1996〕57号
)。我们认为,当前酒类产销中存在的问题是:白酒耗粮总量较大;小酒厂盲目发展,企业结构不合理;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问题突出;税收征管难度较大,流失严重;洋酒大量走私,国家税收损失严重;酒类行业产销管理体制不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酒类产销管理的总体思路是加
紧立法、依法整顿、各司其职、加强管理。
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同志已对此作了批示,要求我委继续牵头抓好酒类产销管理工作,商有关部门制定酒类产销管理法规、对酒类产销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酒类税收征管并适当调整酒类税率;商有关部门对酒类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做进一步研究;商有关部门就加
强酒类广告管理,特别是加强烈性酒广告管理,完善有关法规等问题研究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定。有关协调工作通过酒类产销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方式解决。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现就抓好酒类产销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由经贸委牵头,建立计委、体改委、财政、内贸、农业、外经贸、卫生、公安、税务、海关、轻工、供销、编办、工商、旅游、技术监督、法制局、卫生检疫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酒类产销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其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酒类产销综合治理工作,配合
我委研究拟订并完善酒类产销管理有关法规、研究落实酒类税率调整等有关问题,以及研究其他有关酒类产销管理问题。
二、抓紧进行综合治理工作。由各地经贸委牵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酒类广告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及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等有关法规,对酒类市场
进行清理整顿。先以流通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厉打击洋酒走私,查处偷漏税案件,规范酒类广告。对效益差、质量没有保证的小酒厂要限期整改;鼓励优势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实施兼并与联合,促进酿酒工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酒类产销管理问题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力度较大,各地要统一对加强酒类产销管理问题的认识,加强领导。各级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协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并及时将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与问题向我委报告。





1997年4月11日